无障碍浏览

长沙窑制瓷工艺科技检测与仿烧实验专家咨询会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

来源: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作者:卢李 刘张馨怡      发布时间:2023-08-25 16:24

说明: 图一.jpg

会议现场


长沙窑在中国陶瓷史、工艺美术史与中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2023817日上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院四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长沙窑制瓷工艺科技检测与仿烧实验专家咨询会”。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南博物院、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北京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法国应用科学院物理材料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铜官陶瓷协会知名陶瓷工艺大师应邀参加会议。

本次专家咨询会以长沙窑制瓷工艺科技检测与仿烧实验为主题,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张兴国、邱玥以及法国应用科学院物理材料学院博士沈柏霖作相关工作情况的汇报,结合三位的汇报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

张兴国主要报告了长沙窑彩瓷工艺的科技检测与仿烧实验等相关工作情况。他首先回顾了长沙窑的考古发现,梳理了长沙窑的文物调查与窑址的发现情况。通过对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考古工作进行总结,得出了两点主要认识,即明确了以石渚湖为中心的窑业草市的聚落格局以及长沙窑与岳州窑的关系。随后,他综合论述了学界关于长沙窑彩瓷工艺的争议,对釉下彩与青花瓷的起源问题、长沙窑釉上彩瓷的发现与确认、长沙窑“釉下彩”与唐青花的不典型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长沙窑彩瓷工艺究竟如何,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显微观察、科技检测与仿烧实验。近几年,他们分别选取了石渚、年丰垸、灰坪、谭家坡遗址中的青釉褐绿彩绘、青釉褐书诗文、青釉露底褐彩、青釉褐绿点彩、青釉褐斑、白釉绿彩等100余件标本进行重点部位的显微观察。结果发现,常见的长沙窑彩瓷品种均使用釉上彩工艺,包括“不典型的釉下彩”、“精细彩绘瓷”和诗文瓷。认为高温釉上彩是长沙窑彩瓷的主流工艺,目前还没有发现典型长沙窑釉下彩制品,长沙窑是否使用过釉下彩工艺尚存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也对长沙窑生烧瓷片进行了一系列多角度、多手段的科技检测,结果表明样品的铁褐彩与铜绿彩符合典型釉上彩的工艺特征,是确切可靠的釉上彩制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邱玥对青釉褐绿彩写意纹残片的科技检测也发现,青釉褐绿彩和白釉褐绿彩在彩饰工艺流程上并无区别,均为釉上彩绘。除了科技检测,各地学者也做了一些仿烧实验,倾向于认为长沙窑彩瓷工艺为高温釉上彩。

邱玥从显微结构、元素分布、物相组成、烧成温度四个方面,对长沙窑出土部分青釉褐彩、青釉绿彩、白釉绿彩、白釉褐彩、赭釉绿彩、黑彩等瓷片标本进行检测。得出以下结论:所测样品中均未发现典型釉下彩工艺的瓷片,故推测长沙窑样品使用釉上彩的制作方法;长沙窑的着色剂主要为CuFe两种,其中Cu元素是绿彩、红彩的呈色元素,Fe元素为褐彩的呈色元素。长沙窑褐彩、绿彩中含有大量的SiCaP等元素,说明长沙窑褐彩、绿彩并不是使用矿物颜料直接绘制,而是将色料混入助溶剂含量较高的釉料中使用,但精细彩绘类样品是直接使用Fe色料在胎上绘制而成的;长沙窑瓷器的烧成温度约在1150℃-1260℃之间。

沈柏霖对长沙窑出土裸胎无釉褐彩、褐绿点彩、精细红绿彩绘三种样品进行检测,得出以下结论:裸胎无釉褐彩由单一铁矿石绘制,几乎不含钙、磷、镁、钠等助熔剂元素;点彩类褐彩由铁矿石直接与瓷釉混合或加入助溶剂,根据浓淡效果而调整不同的比例而绘制,钙、磷、镁、钠等元素有明显提高;精细彩绘中的FeS作为颜料的残留物存在于胎釉结合部可作为长沙窑釉下彩工艺存在的证据;但大量Mg元素聚集于胎釉结合部,从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青釉先施于褐彩,是釉上彩工艺。

主题汇报结束之后,与会人员就长沙窑工艺流程、与青花瓷和岳州窑的区别、釉的配方、烧制流程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建毛推测长沙窑彩绘的源头有三,一是彩绘陶器,二是唐三彩,三是岳州窑。他认为长沙窑釉彩从概念上来讲釉上彩、釉下彩属于工艺流程问题,而现在主要通过科学检测来判断,这两者得出的结论是否对等需要深化研究,而且从前期仿烧结果来看,并不能判断其工艺流程,需要以后从釉的材料、立面与平面绘画等因素控制来进一步尝试仿烧。从长沙窑与青花瓷对比来看,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彩绘和温度上。同时,他也提出了疑问,长沙窑釉上彩绘使用的高流动性高钙釉对精细彩绘是否会有影响,为何不采用出现早且效果更好的白釉而使用青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崔剑锋认为不管是唐青花瓷还是长沙窑彩瓷都有很多证据证明是釉上彩,并分析了一件长沙窑诗文壶的彩绘情况。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黄朴华提出了一点思考,即有部分学者在长沙窑发现以后将釉下彩工艺的时间从宋前推到了唐,这一颠覆性观点有何依据。同时,他表示未来还需要在精细绘画方面进行实验考古,解决釉和彩绘比例、化学反应以及呈现效果之间的关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助理教授张科认为长沙窑早期点彩是釉上彩,且传承有序,他提出可以从仿烧和对特殊标本进行检验的角度来验证长沙窑的釉彩关系。

陶瓷工艺大师们则分享了长沙窑施釉、彩绘和烧制流程的经验,从逻辑分析、视觉效果以及实际仿烧过程的操作性表达了对长沙窑彩瓷工艺流程的不同观点,其中彭望球、刘雨顺等工艺大师讨论釉上彩绘的实施难点以及可实现的操作方法。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吴顺东作了总结发言,他认为从对长沙窑最初的釉下彩主流判定到现在的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等观点的出现,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不仅局限于经验、技术、方法,而是上升到了方法论,并从认识论上进行了很大的突破。

相关附件:
关联文章:

长沙窑制瓷工艺科技检测与仿烧实验专家咨询会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

2947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