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2020湖南(金秋)文物博览会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

来源:省博物馆      作者:赵化锋/文 毕枫/图      发布时间:2020-10-26 10:51


10月23日,2020湖南(金秋)文物博览会开幕式在湖南省博物馆艺术大厅隆重举行,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柯敏出席并宣布活动开幕,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禹新荣出席并讲话,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日报社、湖南省文物局、长沙海关等单位领导及部分省市文博单位负责人参加开幕式。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主持开幕式。




2020湖南(金秋)文物博览会由湖南省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日报社、湖南省文物局主办,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总店、湖南省文物保护利用中心、联合利国文化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政府、湖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和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文博资源优势,推动湖湘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湖南是全国重要的文物大省,革命文物资源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十三五”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文物事业发展成绩突出。一是文物保护发展能力增强。文物资源申报实现新突破,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有序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不断创新。二是文物合理利用效益显著。文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力改善文化民生,文物保护利用品牌建设有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文博创意产品开发有力促进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发展。三是文物考古工作成果丰硕。文物考古和抢救性保护有力配合基本建设,重大文物考古成果实证湖湘文明进程及地位,重大考古遗址保护利用有力带动当地发展,重要文物考古合作项目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



可以说,文物保护利用已成为促进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宣传展示湖南历史文化形象的亮丽名片、推动湖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改善湖南民生福祉的有效途径。

湖南文物博览会已成为全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得到了行业内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湖南文物国际博览会,从2009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23届。展会注重以文化提升品质、以学术丰富内涵、以创新推动产业,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的湖南文化产业品牌形象,带动了交通、食宿、购物、娱乐、通讯、旅游等关联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9年,“湖南文物国际博览会”提质扩充为“金秋文物博览会”后,参展人数超6万人,现场成交额4亿多元,具有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品牌云集、亮点纷呈,以商带展、以展促商,学术引领、服务产业几大特点,是湖南文化文物工作的盛会。

2020湖南(金秋)文物博览会以“博览与交流”为主题,突显“文化+宣传”、“文化+创意”、“文化+科普”、“文化+产业”的特色亮点。开幕式上,发布了“十三五”全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精品名单、湖南文物保护利用创新百佳案例名单、“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湖南省获奖名单,并为获奖单位颁发奖牌;笑傲天宫文化艺术(北京)中心、湖南省湘绣研究所联合向湖南省博物馆捐赠了3件航天文物,长沙海关向湖南省博物馆移交了一批罚没文物。



“十三五”期间,我省各博物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提高展示宣传和社会服务水平,推出了一批优秀陈列展览。为鼓励先进,进一步促进全省博物馆推出陈列展览精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经评选活动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会评议,湖南省博物馆的“湖湘文化专题陈列”等10个陈列展览被授予“精品奖”、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的“光辉起点——秋收起义历史陈列”等10个陈列展览被授予“优秀奖”、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等3家单位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物保护利用系列讲话精神,根据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总结、推广十八大以来全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好做法好经验,借以提高文物工作者将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本领,营造文博行业守正创新的良好工作氛围。2020年6月启动湖南文物保护利用创新发展百佳案例推介活动,活动得到全省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及社会的积极响应,共收到来自81个申报单位的255项案例申报,本次从中评选100个优秀案例向社会推介,其中,“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和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革命文物连片保护与利用”等40个案例为重点推介项目,“永顺老司城遗址生活区北部建筑群考古与展示”等60个案例为一般推介项目。



为集中展现“十三五”期间湖南省文物考古工作的成果,总结湖南考古工作的先进经验,促进湖南省考古工作水平的提高,通过专家评议和投票,临澧伞顶盖旧石器遗址等十个项目最终入选“十三五”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临澧伞顶盖遗址反映了距今10~4万年前现代人起源的关键时段文化,填补了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研究空白;而泸溪下湾遗址则反映了远古时期武陵山地人类特殊的生存环境,祭祀风俗对湖湘文化的深远影响。



国家文物局近日向社会推介100项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我省的湖南省博物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长沙市博物馆、株洲市博物馆5家博物馆纪念馆的5个年度优秀陈列展览项目斩获国家文物局主题展览推介,获得的项目推介数量全国领先。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风范长存——毛主席遗物展”、湖南省博物馆的“齐家——明清以来人物画中的家族生活与信仰”脱颖而出,列入重点推介项目;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刘少奇”、长沙市博物馆“粟特人在大唐——洛阳博物馆藏唐代文物特展”、株洲市博物馆“神农遗韵——株洲历史文物展”列入推介项目。



据悉,本次文物博览会将从10月持续到11月,历时一个月,包括“湘博讲坛”学术讲座、第24届全国文物交流会、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以及湖湘民间收藏明清玉器精品展览、湖南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览、“秘鲁古代文明——探寻印加帝国的源流”、“闲来弄风雅——宋朝人慢生活镜像”、“逐梦苍穹见证历史——航天文物展”、“守土尽责为国护宝——长沙海关罚没文物成果展”等多个主题活动。



附件:


一、“十三五”全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名单:

1.湖湘文化专题陈列(湖南省博物馆);

2.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湖南省博物馆);

3.风范长存——毛主席遗物展(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4.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刘少奇生平业绩陈列(刘少奇同志纪念馆);

5.湘江北去•中流击水——长沙历史文化陈列(长沙市博物馆);

6.湘水流过——湖南地区出土简牍展(长沙简牍博物馆);

7.“心在人民”胡耀邦生平事迹陈列(胡耀邦同志纪念馆);

8.神农遗韵——株洲历史文物展(株洲市博物馆);

9.百战垂青史忠诚铸丰碑——彭德怀元帅生平业绩陈列(彭德怀纪念馆);

10.张家界历史文化主题陈列(张家界市博物馆)。


二、“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临澧伞顶盖旧石器遗址;

2.泸溪下湾遗址;

3.华容七星墩遗址;

4.澧县孙家岗遗址;

5.宁乡罗家冲遗址;

6.常德南坪墓群;

7.临武渡头古城遗址;

8.蓝山五里坪古墓群;

9.衡东大浦洋塘山窑址与墓群;

10.平江福寿山大湖坪遗址。


三、湖南文物保护利用创新发展百佳案例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一、重点推介项目名单

(一)优秀文博资源拓展与文旅融合案例

1.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和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革命文物连片保护与利用(胡耀邦同志纪念馆、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

2.宁乡炭河里四羊方尊出土点保护展示(宁乡炭河里遗址管理处)

3.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红军标语文物展示利用(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

4.全域旅游背景下醴陵市博物馆通过“总—分馆”模式让藏品“活”起来的探索(醴陵市博物馆)

5.崇木凼花瑶古树林文旅融合发展(隆回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6.张谷英村古建筑群保护利用(岳阳县张谷英管理处)

7.城头山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管理(澧县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8.百年茶号助推特色文旅小镇(石门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9.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红色旅游发展(汝城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10.桂阳县社会捐资修缮古书院活动(桂阳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桂阳县文物保护利用中心)

11.凤凰县文物保护利用与文旅融合(凤凰县文物保护事务中心)

12.保护铁路历史遗迹传承百年企业文化(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衡阳职工培训基地)

(二)优秀文物价值发掘与传播案例

1.博物馆探索车(湖南省博物馆)

2.博物馆教育视角下的文物诠释与网络传播(湖南省博物馆)

3.《凤凰涅槃造化形气——揭秘湖南桐木岭遗址炼锌技术》

科普短视频(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4.“考古第一课”之湖南考古进校园活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5.“发现湖南”系列考古讲座与宣传推广(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

6.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祭孔祀典(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7.长沙市博物馆“湘城讲坛”(长沙市博物馆)

8.“耀邦的地图”文物故事的挖掘与传播(胡耀邦同志纪念馆)

9.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彭德怀纪念馆)

10.长篇评书《彭大将军》(彭德怀纪念馆)

11.《湘西馆藏》电视系列片(湘西州博物馆)

(三)优秀文物研究与修复技术案例

1.马王堆汉墓漆器整理与研究(湖南省博物馆)

2.文物重生秘籍(共五集)(湖南省博物馆、胡桃夹子工作室)

3.澧县城头山遗址城墙剖面科技保护(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

4.《老司城遗址文物保护工程报告》(全二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5.澧县余家牌坊科技保护(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6.永顺老司城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7.桃源杨家山墓群考古现场保护技术运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桃源县博物馆)

8.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保护整理(长沙简牍博物馆)

9.《沅水下游汉墓》大型考古报告整理出版(常德博物馆)

(四)优秀文物征集与捐赠案例

1.皿方罍回归(湖南省博物馆)

2.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见证物捐赠与征集(湖南党史陈列馆)

3.三湘英雄模范人物史料征集(湖南党史陈列馆)

4.浏阳市博物馆新馆革命文物征集(浏阳市博物馆)

5.衡阳市博物馆征集《南岳七十二峰图》(衡阳市博物馆)

6.醴陵市博物馆征集永胜瓷厂十一层玲珑瓷雕大宝塔(醴陵市博物馆)

7.邵阳市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社会文物捐赠(邵阳市博物馆)

8.《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博士“生命签证”展览》文物征集(益阳市博物馆)

二、一般推介项目

(一)优秀文博资源拓展与文旅融合案例

1.永顺老司城遗址生活区北部建筑群考古与展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红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津市虎爪山旧石器遗址考古发掘与保护(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津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3.湖南考古研学游(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4.保靖四方城公众考古研学基地(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保靖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5.长沙市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长沙市博物馆)

6.雷锋红色主体文创与新时代雷锋精神文化传播(湖南湖湘名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7.李朝斌墓保护利用(望城区文物管理局)

8.南岳忠烈祠“云祭祀”缅怀先烈(南岳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9.蔡侯祠保护利用(耒阳市蔡伦纪念馆)

10.王船山纪念馆王船山生平和思想文化陈列(衡阳县文化遗产事务中心)

11.炎帝文化民俗展演(炎陵县炎帝陵管理局)

12.文旅融合助力脱贫攻坚(彭德怀纪念馆)

13.回龙门保护与长乐故事小镇发展(汨罗市文物管理所)

14.八十垱遗址保护利用(澧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15.洞庭湖洲垸民俗文化村(沅江市洞庭湖洲垸文化博物馆)

16.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早期建筑群保护利用(安化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17.桂阳刘家岭壁画保护利用(桂阳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桂阳县文物保护利用中心)

18.“厅地共建”勾蓝瑶寨文化生态博物馆建设(江永县文

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19.宁远文庙保护利用(宁远县文物保护中心)

20.洪江古商城八月天天乐(洪江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21.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新化旧址(含陈润霖墓)保护利用(新

化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22.加强文旅融合凸显教育功能构建独具特色的红色研学课程体系(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

23.长沙铜官窑《海上瓷路源铜官》策划推广(湖南湖湘名

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24.研学实践视域下绣道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湖南省沙坪湘

绣博物馆)

(二)优秀文物价值发掘与传播案例

1.汉代穿越指南(共五集)(湖南省博物馆、胡桃夹子工作室)

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东北考古工作站的新模式和新功能(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华容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3.长沙市博物馆新媒体矩阵建设(长沙市博物馆)

4.长沙市博物馆“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长博红系列党建品牌活动(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

5.《如果文物会说话》电台文物解读专题节目(长沙市博物馆)

6.“湘城博物”直播专栏(长沙市博物馆)

7.“哇哦博物馆”儿童展览及相关活动(长沙市博物馆)

8.长沙市博物馆“穿越小达人”(长沙市博物馆)

9.礼尚简博(长沙简牍博物馆)

10.《似是故人来》第四期“稻花香里说丰年”(隆平水稻博馆)

11.浏阳市博物馆文物价值的发掘与传播(浏阳市博物馆)

12.《文家市的抉择》文物讲解课件(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

13.水口山工人运动史保护传承(常宁市文化遗产事务中心)

14.纪念湘南学生联合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湘南学联纪馆)

15.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湘南学联纪念馆)

16.彭德怀精神宣讲报告会(彭德怀纪念馆)

17.张谷英孝廉家风传承馆(岳阳县张谷英管理处)

18.《平江起义》连环画(平江起义纪念馆)

19.白山黑水间的荣光——范宪德和他的战地日记(岳阳市博物馆)

20.《蔡和森的初心故事》大型情景式党课(蔡和森纪念馆)

21.古陶瓷物语(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22.创建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团探索文博宣教队伍建设新

模式(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

23.“一路连升”同升营教育(湖南升印轩米升文化博物馆)

(三)优秀文物研究与修复技术案例

1.马王堆养生产品的创新化研究与应用(湖南省博物馆、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石器工业与适应行为:澧水流域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研究(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长沙窑高温釉上彩瓷的检测分析(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4.平江大湖坪遗址科技考古(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江县文物管理所、北京新维畅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5.文旅融合下的观众效能评估体系探索——以长沙市博物馆为例(长沙市博物馆、复旦大学、台北教育大学)

(四)优秀文物征集与捐赠案例

1.程潜先生遗物捐赠(长沙市博物馆)

2.“袁隆平院士给学生的书信”捐赠(隆平水稻博物馆)

3.水口山工人运动及工业文物实物史料征集(常宁市文化遗产事务中心)

4.湘东民俗文物征集(株洲市博物馆)

5.蔡锷生平业绩陈列馆文物征集与捐赠(邵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6.珍藏“记疫”致敬英雄——常德博物馆举办抗疫见证物捐赠(常德博物馆)

7.余程万将军抗战文物15件(套)捐赠(常德博物馆)

8.贺龙元帅遗物捐赠(贺龙纪念馆)


四、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湖南省获奖名单

1.重点推介项目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风范长存——毛主席遗物展”

湖南省博物馆:“齐家——明清以来人物画中的家族生活与信仰”

2.推介项目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刘少奇”

长沙市博物馆:“粟特人在大唐——洛阳博物馆藏唐代文物特展”

株洲市博物馆:“神农遗韵——株洲历史文物展”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

2020湖南(金秋)文物博览会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

1393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