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追寻红色足迹 致敬铁血忠魂陈树湘烈士诞辰120周年缅怀活动在长沙县举行

来源:长沙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长沙县福临镇、星沙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12 15:39

今年是陈树湘烈士诞辰120周年。3月5日,“追寻红色足迹,致敬铁血忠魂”陈树湘烈士诞辰120周年相关活动在树湘故里长沙县福临镇举行,红三十四师的后裔代表,长沙市、国防科技大学、永州市、长沙县各级领导和烈士家乡福临镇的党员群众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缅怀烈士英雄,开展“断肠明志铸忠魂”宣讲,围绕如何深入挖掘、弘扬陈树湘烈士忠诚精神举行座谈会,开展研讨交流,以此汲取奋进前行的精神力量。




断肠明志铸忠魂

2009年,陈树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14年至今,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多次深情回忆陈树湘烈士的英雄故事。2020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调研考察时指出:在湘江战役中,陈树湘烈士断肠明志的事迹十分感人,真是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

陈树湘烈士生平

陈树湘,原名陈树春,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第34师师长。1905年出生于长沙县福临铺枫树湾一个佃农家庭,5岁丧母,8岁起给地主家放牛,受尽压迫与剥削。1914年,他随父逃荒至长沙小吴门外的陈家垅(今开福区清水塘街道长沙市一中南围墙拐角处瓦屋街),靠租地、种菜、卖菜、帮厨为生。因常去清水塘挑水送菜,先后结识了毛泽东、杨开慧、何叔衡等早期革命家,在他们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2年,陈树湘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7月,陈树湘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了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和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凭借机智骁勇、善打胜仗,很快便成长为优秀的红军将领。

1934年3月,陈树湘临危受命,接任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师长,率部担任长征后卫任务。同年12月,红军长征路上迎来最惨烈的一战——湘江战役。在此战中,陈树湘率红五军团三十四师6000余人担任全军总后卫,浴血奋战四天五夜,以几乎全军牺牲的代价完成了掩护党中央、中革军委和红军主力强渡湘江的任务。最终,因寡不敌众,他腹部受伤,仍率部分伤员顽强阻击,掩护师余部近100人成功转移,直至弹尽粮绝,不幸被俘。在被抬至长沙领赏途中,他趁敌人不备,从腹部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践行了自己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时年29岁。

红色精神代代传

三秩春秋铸丰碑,万里山河觅忠魂

韩京京,八路军研究会副会长,红34师第100团团长、开国中将韩伟之子。他的追寻之路,是从父亲去世那一天开始的。

1992年,86岁的韩伟将军弥留之际,却对儿子说出了要魂归闽西的夙愿:湘江战役,我带出来的闽西子弟都牺牲了,我对不住他们和他们的亲人。活着不能和他们在一起,死了也要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这样我的心才能安宁。

这句饱含血泪的嘱托,开启了韩京京三十余载的信仰传承之路。

带着父亲撰写的《红34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回忆录,韩京京的足迹遍布湘赣闽革命老区。他多次赴泰宁县红34师梅口阻击战遗址等地考察,系统梳理红34师的战斗轨迹。在道县审章塘瑶族乡茶园渡口,他反复考证当年陈树湘师长率部突围的细节,三十年累计行程逾十万公里,将散落各地的红色记忆串联成完整史诗。

2009年湘江战役75周年之际,韩京京遵照父亲遗愿在湘江之畔为红34师牺牲的六千将士立起一块无字碑。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言词来祭奠,最后只好在基座上刻下了: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

也是这一年,韩京京会同福建龙岩市、三明市政府查访闽西每一处村落,搜寻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军将士名单。最终,他们找到了1000多位红军烈士的名字,全部刻在花岗岩石板上,连同无字碑一起矗立在湘江之滨。

他没有停下脚步。

2013年,湘江战役79年后的端午节,韩京京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陈树湘失去头颅的遗骸,并经详细走访调查最终核实了烈士的身份。

2014年,陈树湘牺牲80周年纪念日时,韩京京请雕塑家为陈树湘塑像三尊,一尊被陈树湘的故乡长沙博物馆收藏;一尊赠给了陈树湘烈士早年带过的红四军特务大队——如今的某部红3连;一尊被韩京京放在家中,与韩伟将军的雕像肩并肩,便于他时刻缅怀。

30多年来,韩京京追寻着父亲和战友们当年的足迹,从文家市到三湾,从井冈山到龙岩,最后来到了湘江之畔。寻找烈士遗骸,立起英雄墓碑,韩京京不仅一步步完成着父亲的遗愿,更在追寻中一点点走近了义父陈树湘的英雄世界,重构了与陈树湘的精神对话——尽管他们从未谋面。

烈士家乡新面貌

树湘故里影珠福地

近年来,长沙县福临镇围绕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康养福地,全面建成全国知名红旅小镇的目标定位,在长沙县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区的战略引领下,文旅产业异军突起,成为长沙市近郊游热门地。2024年,共吸引80万游客,带动文旅消费9000万元,实现了游客流量沉淀为富民留量

擦亮“忠诚底色”

让福临“红”起来

忠诚之路蜿蜒于影珠山脚下,串联起陈树湘故居、树湘文化广场、陈树湘事迹陈列室和汲志堂。这条步道于202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不仅是游客追寻红色记忆的纽带,更是福临镇抓党建促发展的精神图腾。

近年来,福临镇利用国家文旅类专项债及和美乡村建设契机,整合盘活闲置资源,新建了忠诚之路旅游步道,提质升级福临驿站(陈树湘事迹陈列室),打造陈树湘儿时故事展示馆汲志堂,并整合原有的陈树湘故居、树湘文化广场等红色阵地资源,创新打造了陈树湘故里旅游区,促进红色旅游景区从单一展馆向综合性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

如今,福临镇已形成了以陈树湘故居为主体,树湘文化广场、忠诚之路旅游步道、福临驿站(陈树湘事迹陈列室)、汲志堂等红色阵地为依托的红色教育矩阵。2024年9月,沉浸式、体验式研学课程《新编十送红军》正式上线,通过四幕情景剧再现长征途中的送别、参军、军民互助等经典场景,并依托陈树湘断肠明志绝对忠诚的英勇壮举,推出了《聆听断肠明志故事》等研学课程24门。2024年,共计接待研学团队3万余人。

除研学教育外,来福临开展党建活动的团队同样络绎不绝。为进一步深挖陈树湘“断肠明志”绝对忠诚的英勇故事,福临镇联合市县两级党校开发了《断肠明志陈树湘》《追寻陈树湘足迹》《跨越世纪的回电》《陈树湘:穿透纸背的壮烈》等11堂特色党课。2024年,共接待团队参观1485批次,游客39万余人次。

秀出“生态绿色”

让福临“靓”起来

福临镇茶坡里美丽宜居村庄以三减三加重塑乡野,10亩湿地变身生态研学区,30米亲水沉桥勾勒四季幻境,3.2亩荒地化作64块三分福地共享菜园,农耕体验与科普教育相映成趣。

近年来,依托和美乡村建设契机,福清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长虹河慢生活原乡、白马湖和美乡村示范片、茶坡里美丽宜居村庄陆续建成,形成了陈树湘故里旅游区、白马湖生态研学营地(露营基地)、影珠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大区块,打造了春观花”“夏研学”“秋登高”“冬赏雪四季文旅主题,开展油菜花季、稻田艺术节等活动100余场次。

2025年,福临镇制定并实施了《2025福临镇文旅产业提质实施方案》,通过整合闲置农房打造民宿餐馆、以赛事运营激活影珠山户外经济、串联多家农家乐塑造美食IP等一系列举措,让游客从过客常客,农文旅产业成为共同富裕的金色引擎

坚守“为民本色”

让福临“富”起来

这是双起村的红薯片、金牛村的羊肚菌……在福临驿站内,福临盟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上货备货,准备在今年油菜花季中大展身手。

农文旅融合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去年3月份,福临镇紧抓赏花热潮,顺势延长赏花经济的产业链条,整合餐饮、特产、农副产品、民宿等资源,鼓励村民通过一个好庭院、一间好客房、一桌好饭菜、一份好特产来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共享旅游红利。

为让游客流量沉淀为富民留量,福临镇联合全域7个村(社区),构建政府搭台+公司运营+村集体入股+农户参与抱团发展福临盟模式,整合运营和美乡村建设期间的场馆设施和文旅阵地,着力打造“党建红培+乡村休闲+研学教育”的乡旅发展新业态。自2023年10月成立以来,福临盟公司共接待团队1500余批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10%。

相关附件:
关联文章:

追寻红色足迹 致敬铁血忠魂陈树湘烈士诞辰120周年缅怀活动在长沙县举行

3361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