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彭德怀纪念馆解锁农文旅融合新玩法
2025年5月18日,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彭德怀纪念馆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沉浸式、趣味化的方式,吸引数千名游客参与其中,共同开启一场乡村振兴、传统文化、红色旅游创新融合的农文旅欢乐嘉年华。
游!红色景点,集章传承薪火
红色景点打卡集章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游客们手持集章卡自由穿梭于彭德怀纪念馆各个景点之间,在“薪火相传·字越山海”互动区通过签名留念的方式,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敬意;于“战地烽火·模拟体验”区域亲身参与军事体验项目,感受革命年代的紧张氛围;穿过“历史长河·时光隧道”在一问一答中潜移默化了解彭德怀元帅的生平与事迹;在“光影记忆·红色留影”互动区拍照合影,定格珍贵瞬间。完成互动体验,收集专属印章,兑换文创礼品……这种活动形式极大地激发了游客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带着孩子前来体验的方先生说:“打卡集章的方式寓教于乐,让历史知识更加生动,对孩子来说记忆也更加深刻!非常有意义。”
看!木偶非遗,弘扬传统文化
为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儿童走进博物馆、纪念馆,彭德怀纪念馆携手全省唯一一家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表演艺术团体——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在彭德怀精神宣讲中心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非遗文化盛宴。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艺术家们凭借精湛的木偶操纵技艺,将一个个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以红色题材为背景的剧目《金色的鱼钩》,生动还原了革命岁月里感人至深的故事,许多观众被剧中情节触动,不禁潸然泪下;《农乐舞》通过鲜活的表演,展现出劳动人民丰收时的喜悦场景;幽默诙谐的《三个小和尚》引得全场欢笑不断;而《月光仙子》凭借美轮美奂的舞台呈现,令观众赞叹不已、沉醉其中。演出结束后,小观众们激动地交流着:“老班长太伟大了,我以后也要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三个小和尚》太有意思啦,我都笑得肚子痛了”,“我们国家有这么厉害的非遗文化,我好想再多看几场!”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和恋恋不舍的模样,正是这场非遗与红色文化交融盛宴最生动的注脚。
逛!特产集市,助力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丰富文旅体验、赋能乡村振兴,彭德怀纪念馆携手乌石镇政府,将具有乌石特色的农产品集市引入景区核心区域。踏入集市,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有序陈列:色泽诱人的乌石腊肉、红亮鲜香的手工剁辣椒等当地特产摆满摊位,每一样都凝结着当地村民的匠心与汗水,承载着元帅故里独特的地域饮食文化。活动现场,游客不仅能品尝地道风味、选购心仪特产,还能通过摊主们的热情讲述,深入了解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质朴故事,感受乡村生活的烟火气息。此次特色农产品集市以文旅为纽带,搭建起联农富农的桥梁,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更成为展示乡村产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让乡村特色产业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新活力。
本次活动将持续到第二天的“5·19中国旅游日”。博物馆的未来不仅是技术的狂欢,更是人文精神的坚守。彭徳怀纪念馆以开放姿态拥抱创新,同时守护文化核心价值,让历史与现实交织,传统与未来对话。在这里,每一次驻足都是穿越时空的邂逅,每一件文创都是文明延续的信使,而每一位观众,都将成为文化传承、创新、融合的参与者与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