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的见证——2025年泰国考古调查发现与收获
2024年,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重大项目部署,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临武渡头古城遗址的发掘工作取得重要成果,不仅出土有1万余枚三国时期的吴简,还在东汉墓中发现有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玻璃和琥珀制品。通过细致的检测和深入的研究,发现渡头古城遗址出土的玻璃器和琥珀产品与泰国生产玻璃、琥珀的手工业遗址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泰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探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泰国和湖南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该院于2024年9月21日至24日受邀参加由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泰国艺术大学组织的考古协作前期调研。随后,在2024年12月19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泰国艺术大学、宋卡王子大学在长沙签订了中泰考古与文化交流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合作的正式开始。
中泰考古与文化交流合作备忘录签约合影
根据泰国艺术大学考古学院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合作开展科研项目“连接世界的素万那普文明:泰国南部跨半岛路线沿线人类与文化多样性关系及其与泰国聚落关联性研究”。应泰国艺术大学的邀请,该院于2025年4月26日派遣队伍前往泰国与泰国艺术大学、宋卡艺术大学共同组建中泰联合考古队。4月27日至5月24日,联合考古队在泰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的重要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并开展了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
此次前往泰国开展考古调查工作得到该院领导的高度重视,2025年5月19日至5月22日,院长高成林就此次泰国考古工作进行出访,并调研了泰国东北部的重要考古遗址,期间中泰双方围绕泰国考古文化断代、人才培养及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达成重要合作共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将与泰国艺术大学、宋卡王子大学继续开展长期联合考古发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化泰国历史文化研究;通过互派专业人员、联合培养等方式加强考古人才交流;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并发表研究成果。
Khao Gob2遗址调查
此次中泰联合考古调查全面摸底了泰国中、南部的文化遗址,为后续考古发掘工作提供了宝贵线索和基础数据。通过对KhuanLukPad遗址采集的珠饰进行科学分析,发现这些珠饰不但材质多样,而且制作工艺精湛,反映了当时泰国古代社会的文化交流和手工艺水平。珠饰与中国遗物的共同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泰国古代社会的认识,更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上中泰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物证。
未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将持续深化与泰国在考古领域的合作,共同致力于探索泰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它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泰两国在考古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仅将推进两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还将助力中国考古学的全球传播,并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贡献湖南考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