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长假“文博热” 常德博物馆以多元服务传递文化温度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常德博物馆凭借“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特色活动矩阵,成为市民打卡热门地,客流量达4.96万人次,相比去年增长了28.1%。每日开馆即排起长队,展厅内人头攒动,亲子家庭、历史爱好者络绎不绝。一场兼具历史厚度与节日温度的文化盛宴,让博物馆热度居高不下。
亲子体验活动:在实践中传承文化
长假期间,常德博物馆多场沉浸式实践活动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成为馆内最热闹的场景。
从史前工艺到传统节日,活动主题覆盖全年龄段。“史前探源”让孩子亲手触摸远古文明,“史前探源·琢石为器”石钺钻孔安柲工艺亲子体验中,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古老琢玉技巧;滑石兽面雕刻、战国木偶服饰制作活动中,亲子协作完成的手作成品,既是独特的节日纪念,也是传统文化的“活教材”。
中秋节当天,“满月寄情,灯映相思”花灯制作体验活动吸引了30多位市民围坐一堂。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们领取工具、学习步骤,剪刀裁剪、丝线缠绕间,一盏盏精致的花灯逐渐成形,家长与孩子的笑声交织,节日氛围与亲子温情在展厅内满溢。不少家庭表示,这样的体验比单纯游玩更有意义。
公益讲解:唤醒历史记忆与爱国情怀
与亲子体验活动不同的是,公益讲解以史实唤醒市民的历史记忆与爱国情怀,此举不仅丰富了市民的假期文化生活,更让爱国主义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工作人员称,公益讲解的内容紧扣常德本土特色,《常德历史——史前探源》《常德历史——墟中觅史》《常德历史——汉后撷珍》带领听众从文物细节中解读家乡的远古故事;常德会战、日军常德细菌战等悲壮历史的讲解,通过翔实的史实与感人的英雄事迹,让听众深刻感受抗战时期的民族精神。
一位市民听完后驻足感慨:“在家门口就能了解这么多珍贵历史,太有教育意义了。”
志愿服务:活动运行的“温暖底色”
180人次的志愿者团队则是这场“文博热”的坚实保障,身着绿马甲的他们,穿梭在展厅各处,成为馆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成年人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小学生志愿者来自武陵区育英小学,均为主动报名参与,承担着引导、服务、协助的多重职责:开馆前协助布置活动场地,客流高峰时维持现场秩序,确保亲子体验活动有序开展;为参与家庭发放手作工具,耐心解答市民关于活动流程、展品信息的咨询;参与公益讲解、分发资料、及时清理展区垃圾等。遇到旅客有疑问,志愿者会主动上前沟通,积极协助解决各类问题,用细致服务赢得市民的点赞。
常德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庆中秋长假,博物馆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核心,为市民打造了一场兼具历史深度与节日氛围的文化盛宴,让不同人群在参与中感受文化魅力。“我们希望以文物为媒、以历史为课堂,让公众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沉浸体验中增强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