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郴州市博物馆举办——晋简风华·郴州晋简书法研究成果展

来源:郴州市博物馆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21 17:51

国庆期间,“晋简风华——郴州晋简书法研究成果展”在郴州市博物馆开幕。本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湖南日报社、郴州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郴州市文旅广体局、市文联、市社科联承办,市博物馆策划执行。来自文化界、学术界、媒体界的众多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近年来郴州晋简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次活动包括:“红木匾额书法作品展”、“拏云——萧文飞回乡书法展”、《郴州简牍书法研究》新书发布、《郴州晋简概况及相关问题思考》专题讲座四个部分。




开幕式由郴州市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政科主持。郴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龙齐阳,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学术部主任、博士生导师萧文飞,郴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外事办主任陈文军,郴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邓志鹏,郴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黄毅,郴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肖群华,湖南日报社郴州分社社长陈淦璋,郴州市文旅广体局副局长刘军,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主任郑延庆等领导出席活动。

龙齐阳代表郴州市委、市委宣传部宣布活动开幕,并与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们共同参观了“红木匾额书法作品展”与“拏云——萧文飞回乡书法展”。




“红木匾额书法作品展”展厅集中呈现了2023年郴州简牍书法研讨会期间20位专家学者留下的36幅珍贵墨迹。这些作品以红木为纸、以笔为媒,内容多为历代文人咏赞郴州山水人文之辞章,既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情感,又在装置与空间语言的融合中,构建出可观、可思、可感的艺术场域,引发观众对传统书写与当代展陈关系的多重思考。

“拏云——萧文飞回乡书法展”,分为“林邑为郴”与“虚室生白”两大篇章,前者以历代名人咏郴诗文为脉络,追溯郴州千年文脉的渊薮;后者则选取嘉言雅训,融入厅堂书斋之景,重现古典生活美学。萧文飞以笔墨为舟楫,将半生艺术探索与故园情愫凝结于纸素之间,展现出书法作为心灵载体的深远力量。

《郴州简牍书法研究》新书发布

上午10时,《郴州简牍书法研究》论文集新书发布会在郴州市博物馆报告厅举行。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学术部主任萧文飞将新书赠予郴州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主任郑延庆。此举既是对郴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致敬,也体现了学术研究与地方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的积极态势。




该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主编,汇集三十余篇学术论文,多角度深入探讨郴州西晋简牍的书体特征、艺术风格与历史语境,将进一步推动晋简书法的学术研究,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书法创新注入新活力。

《郴州晋简概况及相关问题思考》专题讲座

新书发布会结束后,萧文飞在一楼学术报告厅为大家带来一场题为《郴州晋简概况及相关问题思考》的专题讲座。

考古之光,填补中国书法序列肇始。讲座伊始,萧文飞通过系统介绍郴州晋简的考古发现、内容价值及其书风特征,勾勒出其整体面貌。

墨韵之华,联通西晋书法教育桥梁。在探讨当代书法教育体系时,萧文飞以晋简笔墨为线索,延伸到西晋的书法教育问题。

笔法之秘,洞悉钟、王刻本、摹本源流。萧文飞主任阐明了郴州晋简处于书体演变中的重要位置。

审美之维,阐释晋简书体美学内涵。在讲座的最后部分,萧文飞以郴州晋简为切入点,从书写手势、起笔形态、内白以及线方向等变化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对旧与新、古与今的审美风格差异做出进一步阐释。

方寸晋简,千年遗墨。此次晋简书法研究成果展是一次难得的文化盛宴。它不仅是一次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为公众打开了一扇了解魏晋历史与书法艺术的窗口,让走进郴州博物馆的观众,有机会领略来自千年前的文化瑰宝,见证历史的笔触与文明的传承。

相关附件:
关联文章:

郴州市博物馆举办——晋简风华·郴州晋简书法研究成果展

3383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