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考古第一现场|直击湖南考古调查勘探培训班“第一课”
10月21日上午,2025年度湖南考古调查勘探培训班在常德正式拉开帷幕。在简单的开班仪式后,首场集中培训随即展开,标志着为期数日的密集考古专业学习与实践环节的启动。
本次培训由湖南省文物局主办,常德博物馆承办,旨在提升基层考古人员的业务能力。开班第一课《田野考古概述》由国家文物局重大项目“考古中国·湖南临武渡头古城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湖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陈斌担纲主讲。作为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成员,陈斌在秦汉考古领域造诣深厚,主持过二十余项田野考古项目,学术成果丰硕。
培训现场,来自全省多个市、县文博单位及考古研究机构的33名学员构成了本次培训的主体。他们多为奋战在考古一线的青年业务骨干,其中不乏具备田野发掘经验的实践者。课堂上,学员们专注聆听,认真记录要点,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能够听到陈斌老师的课非常幸运,他是省内田野考古领域非常资深的领队,教学经验扎实。”来自湘西州龙山县的考古人员何艳在课后分享道。这是她第二次参加此类专业培训,她表示,陈老师对调查勘探流程的详尽讲解,为接下来两天的实地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她对后续关于调查勘探理论与方法的课程以及老师现场指导的实操环节充满期待。当被问及最希望与哪些同行交流时,何艳提到了澧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澧县拥有彭山、城头山等重要遗址,期待能与他们深入探讨。”
根据培训安排,后续课程内容紧凑且注重实操。21日下午至22日,学员将系统学习考古调查勘探的理论方法、遗物提取与实验室考古、测绘技术应用、考古论文写作及区域系统调查等多门课程,由赵亚锋、肖亚、贾英杰、谭远辉、向桃初等业内专家分别授课。
尤为重要的是,本次培训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23日至24日,全体学员将前往武陵区魏家堰遗址进行连续两天的考古勘探实操训练,由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彭德华、严华平进行现场教学。培训将于24日下午以集体参观常德博物馆作为收官。
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是加强湖南省考古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田野考古工作科学化与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为提升全省考古调查勘探整体水平注入了新的动力。

公安机关备案号: 4301050200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