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半条被子的温暖

来源:文物之声      作者:陈 艳      发布时间:2020-09-17 09:18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深情地讲述了一个“半条被子”的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故事发生在1934年11月7日,红军进驻沙洲村,村民受挨户团反面宣传影响,都躲到大山里去了。徐解秀因为一岁的儿子生着病,又裹着小脚,没来得及走。但她发现红军并没有乱动村民的东西,还帮村里打扫巷道,就让丈夫朱兰芳去叫村民快回来。

3名女红军用过的火钳、火箱、木盆

    
    那天下着雨,又冷又湿。徐解秀看到门外有三位疲惫不堪的女红军,就把她们请进家来,怕红军们着凉,熬了姜汤给她们喝,烧了热水给她们泡脚。晚上,徐解秀又领着3名女红军来到自家厢房,让她们和母子俩一起睡。只见简陋的木板床上有条破棉絮和一件旧蓑衣,女红军们赶紧拿出她们的行军被。就这样,她们挤在一张小床上度过了一个初冬的寒夜。第二天早上,3名女红军起来,发现朱兰芳在厢房外边稻草堆里守护了她们一晚上,感动得眼睛都湿了。
接下来的几天,女红军帮村民们看病,帮徐解秀干活、带孩子,她们相互以“姐妹”相称,结下了深厚情谊。几天后,3名女红军要离开了,她们看到徐解秀家一贫如洗,就决定把行军被留给徐解秀。徐解秀急了:“你们三位姑娘家,跋山涉水,这外面天寒地冻的,你们就这么一条被子,大嫂我在家里,至少有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怎么忍心要你们的被子呢?”三位女红军说:“我们干革命,为的就是老百姓。大嫂,我们是红军,没有我们吃不了的苦,没有我们克服不了的困难。”大家你推我让,争执不下。这时,一位女红军从背包里拿出一把剪刀,将被子剪成两半,把其中一半推到了徐解秀的手中,拉着她的手哽咽着说:“大嫂,这下您可别推了,这半条您就收下吧。等革命成功了,我们再来看您,到时候一定给您送条又新又暖和的棉被来。”徐解秀的泪水哗地流了下来。
    红军走后,挨户团将全村人赶到祠堂,逼村民说出谁给红军做过事,女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也被搜出来烧毁了。
    此后很多年,徐解秀经常拖着小脚,拿上一张小板凳,坐在村口的滁水河边,望着3位女红军远去的方向。她常常跟儿孙们讲:“一定要跟共产党走,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分给咱老百姓一半的好人。”
    1984年,经济日报社记者罗开富重走长征路,来到沙洲村,他发现有位裹着小脚的老太太一直跟着他:“记者同志,你晓得当年给我送半条被子的三位女红军在哪里吗?”老人含着泪,还拿出了三位女红军用过的火钳、火桶和凳子:“我现在过得很好,不愁没有被子盖了,可三位红军姑娘过得好不好,怎么现在还没有回来看我?”听了徐解秀的讲述,罗开富满怀激情写下了《当年赠被情意深如今亲人在何方》的报道。看了这篇报道,邓颖超、蔡畅等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在全国发起了寻找3位女红军的倡议,并请罗开富同志捎句话:“悠悠五十载,沧海变桑田。可对那些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候帮助过红军的父老乡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也想念大爷、大娘、大哥、大嫂们!”遗憾的是,英雄已无觅处,三位女红军也许早已牺牲在长征路上。1991年,邓颖超托罗开富给徐解秀送去一条新被子,可徐解秀老人已经去世,没能亲手收到这份来自红军的温暖。

邓颖超等15名老红军送给徐解秀的被子

    
    如今,这条被子就静静地摆放在湖南省汝城县“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中,观众在这驻足、停留,感慨万千。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刻,三位女红军不仅把自己的被子分给人民群众,还要给她送去新棉被,这体现的是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初心。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让我们大力弘扬“半条被子”的时代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书写党和人民鱼水深情的新篇章。
相关附件:
关联文章:

半条被子的温暖

1373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