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蚕”与“黑石号”首次联展在长沙铜官窑启幕
开放仪式现场
9月28日上午,“鎏金铜蚕·黑石号——汉唐丝路文物特展”开幕及陈家坪遗址开放揭幕仪式在长沙铜官窑博物馆举行。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望城区委书记刘佣兵致辞,区委副书记、区长范焱斌主持仪式。
陈远平表示,本次展览和陈家坪遗址开放,是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重要指示精神的一次实际行动。希望各博物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合作,共同努力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文明薪火相传,传至久远,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共享,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刘拥兵表示,望城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源地,近年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大力弘扬丝路精神,在遗址保护、文旅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让千年陶都风华得以重现。特别是今年以来,望城对铜官片区进行系统谋划、联片打造,致力建设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望城也将持续把长沙铜官窑打造成为弘扬华夏文明、传承丝路精神的文化地标。
与会嘉宾参观特展
此次特展系陆上丝绸之路的见证者“鎏金铜蚕”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者“黑石号”文物的首次联袂展出,包括“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万里人南去,开航逐便风”两个篇章。共展出“鎏金铜蚕”、“黑石号”沉船文物、“玻璃矛”、“水晶绿柱石串饰”、“玛瑙琉璃珊瑚珠饰”、“佛造像”、“拜占庭金币”等28件(套)精品文物。通过展览,向世人生动展现古丝绸之路沿线商贸往来、文化交流与传播,重现汉唐丝绸之路昔日繁盛与辉煌,彰显古代中国开放的文化品格和不朽的文明成果,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传承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陈家坪遗址开放揭幕
当天,长沙铜官窑陈家坪遗址同步开放揭幕,正式宣布对外免费开放。这是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继“谭家坡遗迹馆”、“长沙铜官窑博物馆”之后的又一重要展示点。长沙铜官窑遗址1956年被首次发现,先后进行了10多次大规模考古发掘。目前共发现龙窑77处,挖泥洞遗址24处,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称号。陈家坪遗址采用开放式展示方式,保持了遗迹与自然环境的天然联系,遗址内窑炉残基十分密集,共分布着6条从唐代到明清不同时代的窑炉及其相关窑业遗存,挖泥洞、作坊、窑炉、窑业废弃堆积、窑神庙等能反映长沙铜官窑制瓷工艺流程与陶瓷生产传统的遗迹共存于此,集中展示长沙铜官窑陶瓷产业的兴衰与历史变迁。
窑神庙考古现场复原展示现场
据悉,“鎏金铜蚕·黑石号——汉唐丝路文物特展”设在长沙铜官窑博物馆临展厅,由望城区委、区政府主办,望城区委宣传部、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承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广西合浦县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联合承办,于2020年9月28日起至2020年12月28日止对外开放,展期三个月。
鎏金铜蚕
绿釉载丝骆驼俑
黑石号出水长沙窑褐红彩云纹碗